『导读』当前,我国汽车行业正在经历新的变革,面临大时代、大目标、大安全、大协同、大品牌、大国际等一系列新的国内国际发展机遇和挑战,新时代、新形势下汽车产业也要有新的发展认知,才能更好发展。
当前,我国汽车行业正在经历新的变革,面临大时代、大目标、大安全、大协同、大品牌、大国际等一系列新的国内国际发展机遇和挑战,新时代、新形势下汽车产业也要有新的发展认知,才能更好发展。在6月27日举行的2018中国汽车技术发展(昆明)国际论坛上,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原副巡视员李万里表示,新形式下,我们建设汽车强国,要具备六项基本能力;在新的改革开放序幕中,要有新担当。
李万里强调,新时代、新发展形式下的新认识,首先要充分做好迎接大时代的准备。“前所未有的复杂系统、面目全新的生活方式、颠倒乾坤的逻辑思维……这些新变化,将给汽车行业带来巨大影响。”李万里称,大时代的种种变化,尤其是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区块链的出现,促使海量、零散、个性化的需求,比传统主流商品还主流的市场,再平衡产生新的不确定性,分布式、扁平化会产生去中心化的运行新模式,加剧迭代升级,会出现由原来的线性变化为主,改为非线性为主。原来的思维不断被异化,“羊毛出在猪身上,羊来买单”。“面对这些,汽车行业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李万里说。
在李万里看来,实现汽车强国大目标需要6个边界条件、完成8大指标,其中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全产业链实现安全可控、中国汽车品牌全面发展等是关键。“大协同在体制机制层面的改革更为迫切。”李万里表示,新形势下我们需要完成大品牌建设和大国际布局,“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
李万里认为,当前,我们要实现汽车强国的目标需要具备六项基本能力:
一、集成式创造能力。在新时期、新业态和新模式层出不穷的时代,创新区域体系的分工更加复杂,各学科各产业前瞻性的科技发明,关键技术验证,共性制造基础和能工巧匠不断涌现,各产业之间相互借鉴、渗透嫁接、跨界、交叉、融合成为常态,汽车产业已经定型为“一般性的制造业”,汽车产业要通过兼容并蓄,提高集成制造能力,而这应该成为主要的途径。
二、产业化规模化能力。产业化和规范化的形成能力是中国最大的比较优势,当潜在的市场变成具有支付能力的现实市场之时,创造国际经贸体系能力也就形成了。
三、产业链的延伸能力。中长期规划提出“汽车+”的新概念,以汽车产业为基础,运用智能技术的提升、市场的定位、序列产品的定义,品牌建设以及迭代能力的方面,要促进产业向高端延伸。什么叫创造价值?就是把握市场和关键技术
四、商业模式的创新能力。中长期规划充分肯定共享个性化服务等新模式,通过“互联网+”的思维,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和共享众筹、用户体验等新服务,低成本、多样化的制造形式来达成服务、提高传统价值的功能效益,服务和制造是传递价值的核心所在,放大了价值的增值效益。
五、资源配置的“赋能”力。“赋能”是一个新词,社会经济进入智能网联时代,汽车产业本身的边界逐渐模糊,但企业经营必须有边界,这就形成一个新的主要矛盾,产业边界逐渐模糊和企业经营主业更加趋于专业技术领域,技术领域更为聚焦,这是一个主要的方向。不是拥有多少资源,而是支配资源的能力成为表现形式。赋能力是一种新的能力、是促进转变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有的专家认为赋能力可能颠覆原有的生产关系,有可能促进生产力产生非线性增长的一个神奇功效。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不仅在于创造价值和传递价值之间,重要的是两者之间的相互赋能、融合程度。“汽车+”与“互联网+”的进一步融合,会得到进一步的创新。
六、产业生态的改善能力。中长期发展规划首次提出产业要开放、包容、竞合发展,竞合博弈的内容十分广泛,它包括国内外、产业之间、国际之间的竞合博弈。在全面开放一般制造业的大环境下,全球汽车产业生态正在重塑价值链、供应链、创新链、资源链,都会发生深刻的变化。竞合博弈是主基调,“合而不同,斗而不挫”,进而相辅相成,应该是竞合博弈的最佳境界。
当前,更加具有实施样板的改革开放序幕已经拉开,中国汽车产业作为中国国家新时代战略的“马前卒”,应该有这样的担当:在国门开放的环境下,融入全球范围内新一轮技术改革和产业变革的浪潮;在确保产业链安全可控的过程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历史使命。在新的汽车产业投资管理政策即将发布,等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的时刻,中国汽车产业要调整心态,抓住机遇,小诉求服从大诉求,全身心投入、砥砺前行,践行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各项战略目标,实现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