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自动驾驶领域的赢家会是谁?市场化并不是终点

2018/7/9 中国电动汽车网 网易科技 阅读:7301

『导读』据国外媒体报道,当前各大汽车制造商和科技企业都在竞相研发自动驾驶汽车技术,这堪称一场竞赛。

据国外媒体报道,当前各大汽车制造商和科技企业都在竞相研发自动驾驶汽车技术,这堪称一场竞赛。然而,自动驾驶领域的赢家并不见得是首先实现市场化的公司,而是首先让自动驾驶技术价格变得亲民的公司。


6_副本.jpg


开发自动驾驶技术的努力通常可以说是一场竞赛,而竞赛就是如此。实际上,各大主要汽车制造商和大量的独立供应商都在竭尽全力、尽可能快地生产可以实现自动驾驶的汽车。尽管整场比赛进行得很顺利,但终点线到底在哪里还尚未确定。有一种观点认为,第一家使自动驾驶技术真正发挥作用的公司将获得所有的回报,这家公司将乘着行业转移的浪潮继续飞速前行,足以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横扫所有竞争对手。


这种过于简单化的说法是有道理的,因为考虑到如今每个行业都是如此动荡,即便是最微小的优势也有可能演变为整体优势。但是,虽然这是一场竞赛,真正的终点线并不是将这项技术推向市场,而是让自动驾驶技术价格亲民,这样的公司才能成为真正的赢家。


入门


自动驾驶汽车是一个看似简单而又奇特的模糊概念。现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上行驶着数百万辆汽车,其中有些汽车在限定的情况下,可以实现自动驾驶。其中自动紧急制动是一种越来越普遍的功能。相比于人类踩下刹车,它可以使汽车更快地停下来,这已被证明可以减少事故并最终挽救生命。


诸如特斯拉的AutoPilot或日产的ProPilot Assist等车道保持辅助系统,离真正的自动驾驶技术又近了一步。然而,尽管YouTube上的所有关于特斯拉AutoPilot系统的视频都是驾驶员将手从方向盘上拿开,但这些车的司机依旧需要观察道路情况并时刻准备接管控制。因此,这并不是完全自动驾驶技术。


在这篇文章中,我所说的是一种适当的自动驾驶能力,你可以上车,告诉它你想去哪里,然后小睡一会儿,或是看电影、处理手头的一些工作。按照行业术语来说,这通常称为L5级自动驾驶,但事实上L4级自动驾驶可以提供完全相同的功能,只是局限于特定的地理区域或天气条件。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自动驾驶技术。我们要感谢Waymo努力,其研发的自动驾驶汽车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出现在公共道路上,并向公众开放。但它可能并不是你所想象的方式。


好处


我们为什么关心自动驾驶技术?为什么这种创新技术的突飞猛进却让绝大多数美国人感到害怕?原因太多了,不能在这里轻易重复,实际上整个行业仍在关注二级和三级自动驾驶技术的效益,但这里有一些亮点:


安全性:毫无疑问这是研发自动驾驶技术的首要原因。人们可能害怕放弃控制,但去年在美国估计有40,000名与驾驶汽车相关的死亡事故,而人为错误是90%事故的主要因素,显然还有改进的余地。


老年人移动性:在中壮年,我们中的许多人都认为自己驾驶汽车游刃有余。但事实是许多老年人都达到了必须上交驾驶执照的地步。自动驾驶汽车将确保更多人能继续独自乘车往返。


家庭移动性:对于父母们来说,如果汽车能够自动将自己的孩子从训练场带回家,那将会有多好。?


效率:由于各种原因,自动驾驶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更为高效,其可以更加平稳地加速和制动,意味着燃料消耗更少,续航里程更长和更大的航程。此外由于减少了事故率,它们还可以减少交通拥堵。


成本


要进行适当的效益分析,你当然也需要考虑费用。目前,其传感器确实推高了自动驾驶汽车的成本。虽然人们争论需要多少传感器,但在实际应用上是什么类型的传感器,普遍的共识是“越多越好”。以下是最常见的类型:


成像:这些传感器基本上就是在可见光谱范围内工作的相机,可以对道路进行直观观察。许多汽车已经在挡风玻璃内置了基本的成像传感器,从而实现车道保持和自适应巡航功能。


雷达:它们发出有源辐射脉冲,并利用雷达回波来识别三维物体。同样,这种传感器在配备自适应巡航系统的汽车中也越来越常见。雷达在很大程度上不会受到天气的影响,这种传感器价格低廉,但分辨率却相对较低。


激光雷达:这种传感器向周围环境发射激光,并接受散射回波,以便在汽车周围创建一个精确的三维世界地图。激光雷达扫描仪提供最详细的信息,但作用范围有限,而且通常非常昂贵。


声纳:在自动驾驶汽车系统中,声音传感器可以检测盲点并帮助实现自助泊车。


在一个理想的世界里,一辆自动驾驶汽车将拥有上述所有的传感器,而且会不止一个。然而,有两个关键原因可以解释为什么你不能简单地用世界上所有传感器来武装汽车。


第一个是非常基本的,那就是美学。我个人对于跳入一辆丑陋的奇形怪状的汽车相当排斥,这让自己看着像个马戏团的小丑。随之而来的第二个想法就是我可能会重新考虑是否值得花钱去购买这样一辆车,我猜你们中很多人会有同样的感受。好消息是来自Velodyne等公司的传感器封装技术越来越先进,最终使得传感器一点都不显眼。


公司必须在传感器应用方面更具选择性的另一个原因更令人不安:也就是成本。让汽车制造商公开他们的传感器组合成本是多少钱就像拔牙一样艰难。但可以肯定的是,激光、雷达、成像和声纳传感器的组合,加上增强型GPS接收器,再有一部强大的板载超级计算机来运行所有这些传感器数据,通常会使得汽车标价翻倍。自动驾驶原型汽车通常额外配置的硬件超过100,000美元。


当Waymo首席执行官约翰·科拉菲克(John Krafcik)在2016年北美国际车展上台演讲时,他想展示的重点是公司当时新推出的Pacifica迷你面包车。然而,最大的新闻是Waymo承诺将车载传感器套装价格降至7,500美元以下。这可能会使其成为最便宜的自动驾驶汽车传感器组件,但上述超级计算机要理解所有这些数据的成本也很高,以Waymo为例,这些数据处理能力由英特尔提供。这可能又会增加不少成本。


在我有幸乘坐Mobilieye公司的自动驾驶原型车之后,公司首席执行官Amnon Shashua承诺会做得更好:所有传感器和数据处理能力都在8,000到12,000美元之间。目前来看,Mobilieye公司的自动驾驶原型车依靠廉价相机对周围环境进行感知,每个售价仅为10到20美元。然而,Mobileye的最终车型也将拥有激光雷达和雷达传感器。


这让我们想到了特斯拉,它是唯一一家真正向消费者收取所谓的自动驾驶功能费用的公司。Model 3的购买者可以选择价值5000美元的增强自动驾驶系统,然后再花3000美元购买所谓的“完全自动驾驶能力”。然而,这并不能保证什么时候能实现,由于缺少激光雷达,许多行业专家都非常怀疑特斯拉的汽车是否能提供真正的自动驾驶功能。


即使特斯拉实现了这一目标,许多最渴望获得自动驾驶功能的消费者也很难忍受8000美元的成本。好消息是,许多人将不必如此。


商业模式


像Waymo这样的公司不愿生产汽车有很多原因——只要问问特斯拉首席执行官伊隆·马斯克(Elon Musk),他最近睡得怎么样就行了。但即使能够有效规避所谓的“生产地狱”,这些系统的纯粹成本也意味着,即使Waymo生产汽车,也很少有人能够负担得起。


这也是Waymo今年在亚利桑那州推出服务而不是推出汽车的部分原因。尽管细节尚不明确,Waymo的服务就是像打车服务公司Uber或Lyft那样为用户提供点到点的交通工具。当你了解优步仅在2017年就完成超过40亿次出行时,就明白摊薄该传感器组合的大量前期成本并不是看起来那么糟糕。


Uber和Lyft迫切希望快速跟进,因为在增加新的有人驾驶汽车的同时,自动驾驶技术可以让这些初创公司迅速扩展到新的市场。自动驾驶汽车将解决他们持续存在的许多问题,例如背景调查,就业权利,以及最迫切的盈利能力问题。


即使打车服务公司的每辆车需要花费2万美元来实现自动驾驶,理论上也可以让一辆车实现每天24小时运行,从而迅速抵消了人员开支问题。


最终结果猜想


如果你碰巧住在加州凤凰城地区,你很快就能使用自动驾驶汽车了。但是我们其他人呢?那我们是否考虑购买或租赁自动驾驶汽车呢?......或者那种称之为沃尔沃Care之类的服务?


就目前而言,我们一直在等待,看世界上哪些汽车制造商——几乎所有汽车制造商都在通过投资,研究和外包研究自动驾驶技术——能够将这些传感器组合首先推向市场。然而,考虑到Mobileye的解决方案更为廉价,考虑到该公司已经与全球大多数大型汽车制造商建立了合作关系,如果真正的赢家根本不是汽车制造商也不要感到惊讶。其更有可能是自动驾驶技术供应商。


因此,根据Mobileye的估计,假设第一款适当的自动驾驶汽车配备了额外的8,000到12,000美元的传感器组合包。那么在订购奥迪A8,梅赛德斯奔驰S级或宝马7系等汽车产品时,许多买家甚至连眼睛都不会眨一下。再花1万美元去感受未来技术、摆脱人类驾驶,对于千禧一代中的富豪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然而,真正有趣的部分将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20年前,当自适应巡航首次登上奔驰S级轿车时,售价为2800美元,相当于今天的4200美元。这也是最便宜的丰田花冠轿车的售价,而自适应巡航已经成为这款丰田车的标准配置。同样,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需求量越来越大,相应价格也会下降得越来越快。


即使相对昂贵的激光雷达传感器一旦实现量产也会变得便宜,而英特尔、NVIDIA、高通等先进数据处理单元的成本将很快跟着下降。然后,在前期研发费用和开发成本实现回收、再考虑到汽车保险优惠后,这些自动驾驶系统将变得非常实惠。


接下来发生什么?在人们意识到购买一辆汽车后有90%的时间都处于闲置状态时,现有的汽车行业是否会崩溃?或者当人们早晚把车开出去加入滚滚车流中时,拥有一辆车会突然变成一个赚钱的机会吗?最重要的是,当我们不需要处理交通问题的时候,我们将会如何打发所有的空闲时间呢?对于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电动汽车网版权声明:
电动汽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

电动汽车网平台热线:15658057296(微信同号) 客服微信号:ddcxqf 电动汽车网商务合作:15658057296

手机版电脑版

电动汽车网  m.cne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