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18绿色物流产业论坛暨全球未来出行大会物流专场,深圳大地和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马文武现场实录:纯电动物流车驱动系统将向高度集成化发展。
9月21日,由全国新能源汽车运营产业联盟主办、中国电动汽车网承办、全球未来出行大会组委会战略支持的“2018绿色物流产业论坛暨全球未来出行大会物流专场”在杭州拉开大幕,多位行业大咖齐聚杭州,就“物流车电动化及城市物流共同配送”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深圳大地和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马文武应邀现场发言,以下为当天现场实录内容:
深圳大地和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马文武在分享观点
大家好!
我们很荣幸的参加这个会。在物流车这一块,今年我们有三个客户,2.5吨的小V的面包,还有4.5吨的物流,我们出了3000多台,奇瑞出了2500左右。4.5吨物流车在江铃股份5、6月份才开始出货,到现在为止出了2500台左右,这三个客户,大家都是物流行业里面的,从这个里面可以看出大地和的产品战略思路。
我们目前只做比较靠谱的客户,不靠谱的客户很难做。我们要做这种特种车、环卫车,站在企业的角度我非常不愿意做这种车,原因很简单,没有量。但是任何的项目对我来说都是一样的,要有标的,你说搞几十台,这种特种车我们不愿意做。我们在一万多台的出货里面就两个产品,还有刚才说的产品上的特点,这也是误打误撞,其实对这个行业有所了解的都知道,我们公司在2016年之前也就在大巴里面占有量合理,是6-8米的补贴很好的大巴里面市场占有量还比较高,多的时候60%。在2016年左右,我们开始做这个产品,去做乘用车的产品,2016、2017年发现物流汽车企业把乘用车拿去做物流车,跟我们对比的产品都是比较早期的产品,找了这么一个时间差,也是找了一个便宜。
后来在物流车上,这几个企业在产品的定位过程中非常痛苦,痛苦的同时,发现也得把产品做好,时间慢慢一长,很多市场今年都不好过,但是我们的销量还可以,前面运营企业也说不挣钱,其实我们也不挣钱。
我们这两年的报表确实不好看,2015、2016年还挣了一些年,2017、2018年没有挣钱,我们企业也很困惑,接下来这个行业怎么走,到底能不能挣钱?我们真的很困惑,这个时候我们甚至产生了怀疑。接下来是谁少犯错误能够熬到黎明,还是说后来做了历史发展的先驱,后面有大公司来摘果子?这个里面很难说,这个行业里面还有很多大的公司正在往里面投入,整车企业里面也是一样的。
另外,我简单的跟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对于物流车的看法:“高度集成化-纯电动物流车驱动系统的发展趋势”。
最开始的时候,我们做的就是非常简单的,在后驱减速器都没有,这种车市面上已经比较少了,第二就是加个减速器,这样成本会降低一些,现阶段已经到了第三阶段就是Y嘴桥地方,今年做的车,还有很多物流车企业觉得这两款车比较成熟了,完全借鉴这个标准化的系统,都做了Y嘴桥的系统,把后桥的减速器挂在那里就可以了。我们其实从2016年起,行业内包括公司一直都在研究同轴电桥,但是当前来说没有批量装车,只是有些在做实验,在物流车上如果按这个来说,最后肯定会实现同轴电桥,实现这个之后,然后就是轻量化的效率,方方面面技术做得最优,最终来说,这个车还是得有市场行为,靠政府补贴只是推一把,政府补贴没有钱补了,最终就靠产品说话。
现在国外的高端车型也有另外两种方式,一种是独立悬架,一种是空气悬架,但是这种都很少,没有形成批量,直驱系统,这种车成本相对高一些。在第二阶段,我们相对来说,在加单减的车上,这个车去年开始批量往外车,无非就是电机后面加一个减速器,把这个成本减下来,我们当时做这个车,现在这个方案已经比较稳定了,去年搞的时候,我带着我的团队在瑞士待了两个星期,现在这个车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今年的主要方向主要是Y嘴桥,我们的客户最开始用的Y嘴桥就是奇瑞Q2系统,东铭的东驱动桥,往上面一挂就可以了,这套系统当前来说还算比较稳定,就是做2.5吨微面的主流的技术方案,就是新的,目前在做的,除了有一些开始在尝试同轴桥,这个是当前来说相对先进和批量装车最多的新方案,客户里面有三四家在用这个的。
目前,从国内发展方向来说,这个2.5吨的微面和4.5吨的轻卡都在走同轴电桥的模式,现在我们公司也已经做了产品。独立悬架系统呢,国外的已经有一些这些概念车,但是没有量产阶段,这种车今后在国内是否可行,我还保持怀疑。
简单说一下这个优缺点,这个直驱系统,最开始大家对这个技术把握不准,直接在后桥挂电机,后来发现太重,成本差,就变成了中置后驱加减速器挂上去,成本是往下降了,重量也降了,但是还是不够,中间一般来说还是有一个短的传动轴,最终到底是传动轴的问题还是电机的问题还是桥的问题,要扯一段时间。到了去年底就出了平行轴电驱动桥的方式,比较成熟了,是当前市场上比较稳定,比较可靠的,相对来说效率确实是高一些,改成平行轴电驱动轴之后,续航里程都增加了,整个车的成本也降下来了,NVH跟之前相比都是有好转的,最终我们认为2.5吨也好,4.5吨也好,都是想做这个平行轴的电驱动桥。
我们公司现在做的电驱动桥,目前这个产品还没到批量阶段,因为这个桥厂是一方,我们电机厂是一方,这两家合到一起就涉及到合作模式方式,搞起来是几家单位协同合作的事情,比较麻烦。
我们做电机电控,成本往下降,驱动系统做的贡献主要是把电机往高速里做,只有电机速度高,成本就下来,结构要集成,我们做成后面的同轴电桥就是技术上的继承方向。站在我们驱动厂家来说,低成本里面目前遇到的挑战就是很多依靠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