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网约车市场空间毕竟有限,尤其是城市交通承受能力有限,接二连三车企玩家进入,将让这个市场很难实现盈利。
时下电动汽车销量暴跌33%,许多人都把它归罪于新能源车补贴下滑,但其实它的噩梦来自网约车不劳而获,让它丧失了精益求精的产品精神。
1、销量暴跌33%?
据媒体爆料显示,我国电动汽车销量从7月开始急转直下,从最开始同比下跌4.2%,在8月份跌幅进一步扩大到15.5%,到9月份则达到惊人的33.4%,要知道这可是金九银十的销量旺季,整个车市销量开始回暖,同比跌幅则收窄至6%,可见电动汽车市场表现惨淡。
2、电动汽车噩梦?
对于电动汽车销量持续暴跌,这与我国新能源车6月补贴滑坡息息相关,其中地补全部取消,国补则出现50%幅度下滑,这让许多新能源车企压力山大而开始涨价,大大削弱它们与燃油车对比竞争力,其中比亚迪就是明显例子,它在9月新能源车销量腰斩51%,但燃油车销量却逆势增长33%,让外界对电动汽车未来感到担忧。
据悉,我国新能源车补贴从2013年试点开始,当前累计补贴资金已经超过千亿,有力促进了新能源车销量爆发式增长,其中2018年销量超过100万辆,同比增幅达到88%,到2019年上半年增速则更为迅猛,尤其1月增幅最高达到185%,6月则达到13.4万辆销量高峰,但仅仅过了3个月,到9月销量就跌至6.5万辆,这无疑一场噩梦开始。
3、其实来自网约车?
事实上,新能源车补贴下滑固然是诱因,但最根本还是国内电动汽车产品缺乏竞争力,一方面是续航里程太短,难以满足用户长途驾驶需求,并不是许多仅能养得起一辆车家庭首选,另一方面则是性价比太低,尤其是动力电池成本太高和汽车保值率太低,大大提升了车主用车成本,再加上蔚来特斯拉相继爆发自燃事件,更加剧了用户对其安全性担忧。
正是由于个人消费市场不佳,才让许多车企纷纷盯上了网约车市场,除了北汽新能源垄断北京出租车市场外,还有吉利曹操专车、长城欧了出行、广汽如祺出行和一汽T3出行等网约车平台先后面世,从一些经销商数据来看,某直辖市一个月新能源车基本上都是靠网约车平台撑着,若单独计算个人购买,则许多品牌销量都是两位数,甚至是个位数。
业内人士指出,车企之所以对网约车趋之若鹜,一方面是因为新能源车续航里程瓶颈,大部分只能适用于城市代步出行,这时网约车就成为最好销量出口,同时还能赚取国家新能源车补贴及新能源车积分;另一方面则是整车企业转型移动出行大势所趋,有专家如果车企自己不建平台,将会失去未来市场先机,这让许多车企亏本都要上线网约车平台。
然而,网约车市场空间毕竟有限,尤其是城市交通承受能力有限,接二连三车企玩家进入,将让这个市场很难实现盈利,这让它很难成为电动汽车可持续发展渠道,同时会因为网约车不劳而获,不再去进攻个人消费市场,逐步丧失精益求精产品精神,尤其是技术创新带来续航里程提升和车辆制造成本下降,这或许是最让人担心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