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马斯克有能力引起轰动。”新泽西州普林斯顿一家制造业选址公司的老板约翰·博伊德(John Boyd)认为,“在德国建立工厂给特斯拉带来的不只是顶级的制造技能和积极的供应链动态,还有其潜在价值——德国是精密汽车制造的代名词。”
向着欧洲、美国、中国这全球三大汽车市场进发,特斯拉这次选择了在德国柏林建厂。这将是特斯拉继上海超级工厂后的第四座超级工厂,也是继上海工厂之后的第二个海外工厂,这也是特斯拉从美国本土向全球发展的重要一步。
当地时间13日,据《彭博社》报道,在德国《图片报》(Bild)举办的金方向盘奖(Golden Steering Wheel)颁奖活动中,特斯拉首席执行官(CEO)埃隆·马斯克宣布,特斯拉的四号超级工厂将建在柏林,以进一步扩展其全球制造网络;特斯拉还将在该市机场附近建立一个工程设计中心。同时,特斯拉旗下的Model 3车型击败了宝马3系和奥迪A4等车型而获得德国图片报的“金方向盘”奖。
就在当日,进入中国市场6年后,特斯拉上海工厂终于正式获得“准生证”,可谓万事俱备,只差量产。事实上,无论是在德国还是中国建厂生产,特斯拉都将直面BBA三巨头(奔驰、宝马、奥迪)。
为何选在德国建厂?
其实早在去年6月份就有消息传出特斯拉将在欧洲建厂。面向欧洲市场,特斯拉超级工厂为何定址柏林?马斯克在社交媒体透露称,因担心英国脱欧涉及的一系列问题, 所以未将工厂设在英国;其次,德国的工程技术、工艺技术是顶尖的,这也是定址柏林的原因之一。马斯克还透露,柏林工厂将负责生产电池、动力总成以及整车,将首先于2021年开始投产Model Y跨界车。马斯克表示:“很显然,许多这个世界上最棒的车辆都是在德国生产的。”
德国政府对特斯拉将在柏林附近开建工厂的决定表示了欢迎。德国政府认为,此举有助于德国向电动车时代的转型。德国政府发言人Steffen Seibert表示,德国最近出台的促进电动出行发展的措施使其成为了更具吸引力的建厂地点。
今年9月,德国出台了推动电动汽车和基础设施发展的税收激励措施。此前,德国政府承认,他们将无法完成先前设定的目标,即到2020年达到100万辆电动汽车的保有量。当前,德国政府的新目标是在到2030年能够拥有700万至1000万辆电动汽车,建设100万个公共充电桩。
此外,德国环境部门表示,该国的可再生能源对于特斯拉这样的企业来说,同样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一位发言人表示:“特斯拉希望其能源完全来自可再生能源,而德国正好(在可再生能源方面)有着明确的目标。”
“马斯克有能力引起轰动。”新泽西州普林斯顿一家制造业选址公司的老板约翰·博伊德(John Boyd)认为,“在德国建立工厂给特斯拉带来的不只是顶级的制造技能和积极的供应链动态,还有其潜在价值——德国是精密汽车制造的代名词。”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中国交通和能源中心、中美荷(兰)新能源汽车政策实验室王云石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的采访时表示:“一方面,在欧洲对汽车排放严格控制的政策加持下,加速了电动汽车的发展,未来特斯拉将有着相对可观的销售市场;另一方面,德国的汽车行业如今依然代表着最顶尖的质量水平,特斯拉在柏林建厂后电池的生产需要基础设施和补贴,这座城市非常适合特斯拉这样的品牌发展。”
特斯拉获得“准生证” 国产Model 3即将量产
11月13日,随着工信部发布第325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正式进入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行列。由此,特斯拉上海工厂正式获得“准生证”,可以进行量产。根据上海市建设项目环评信息网站的信息显示,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已于9月11日竣工,并在10月15日进入调试阶段。10月25日,特斯拉已向中国消费者开放标配基础版辅助驾驶功能的Model 3标准续航升级版(中国制造)车型的预订。11月7日,首批国产版特斯拉Model 3试制车正式下线亮相。据官方介绍,特斯拉将于今年年底进行国产Model 3的小规模交付,大规模交付要等到2020年春季。
虽然Model 3还未正式国产,但根据其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的文件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市场已经接棒美国成为特斯拉新增长点。数据表明,今年前三季度,特斯拉在华汽车销售收入为23.18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14.45亿美元同比增长60.4%;其中第三季度,特斯拉在华销售额达6.69亿美元,仅次于美国成为特斯拉第二大市场。
数据还显示,2018年我国豪华车市场销量排名前三的品牌分别为奔驰、宝马、奥迪,排名第四的品牌是销量22.79万辆的凯迪拉克。参考此前特斯拉公布的上海工厂一期目标是年产25万辆,全部建设完成后增至每年50万辆,因此,无论以25万辆还是50万辆的年产能目标计算,特斯拉都是在向BBA这三大豪华品牌发起挑战。
业内人士分析道,从上海工厂的产能规划上来看,特斯拉不仅希望超越国内大部分豪华品牌,更谋求挑战BBA的市场地位。而此次上海工厂正式获准量产,不仅标志着特斯拉国产化进程的真正起航,还预告了特斯拉与BBA在中国市场的正面较量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