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省市促汽车消费 5-6月是车企抢抓产销窗口期 2022/5/16 电动汽车网 阅读:20589 『导读』不出意外,2022年的4月,中国车市产销量巨幅下滑。这背后,是汽车重镇长春和上海先后封闭、静默的“隐痛”。从生产端看,除一汽、上汽集团,生产基地未在长春、上海两地的车企产量,降幅同样惨重,这也凸显了长春、上海地区零部件体系在全国汽车产业中的重要地位和辐射效应。 不出意外,2022年的4月,中国车市产销量巨幅下滑。这背后,是汽车重镇长春和上海先后封闭、静默的“隐痛”。 从生产端看,除一汽、上汽集团,生产基地未在长春、上海两地的车企产量,降幅同样惨重,这也凸显了长春、上海地区零部件体系在全国汽车产业中的重要地位和辐射效应。 在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俄乌局势的影响下,叠加车企阶段性停产、复工物流受阻和零部件供应仍然不畅等系列问题,全国车企的生产和供应仍面临着沉重阻力。 从销售端看,全国范围内的消费者持币观望情绪也颇为浓厚,在严格的疫情防控政策下,近期全国两成以上经销商存在不同程度的闭店现象,严重制约了汽车消费额的增长。 在此背景下,国家层面为拉动汽车销量带来助力。在促消费的整体基调下,全国已有广东、海南、山东和沈阳、天津等20个省市明确发布促进汽车消费政策,如发放消费券、放宽限购指标等。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柳燕称,随着长春、上海两地疫情的缓解,5、6月份将是各大车企抢抓全年产销量的窗口期。 4月车企销量普跌34城有经销商闭店现象 4月,在笔者统计的12家上市车企中,有6家车企月销量跌幅超过4成,这还未算曾因疫情停工月余的一汽集团。另有4家上市车企4月销量跌幅在2-3成左右,只有比亚迪和北汽蓝谷保持了同比正增长的销量数据。 这背后,是全国各大车企工厂相继面临停工、停产的困境。 受天津、长春、上海、广州等地的疫情影响,自3月中旬以来,大众、丰田、本田、宝马、特斯拉,以及一汽集团和上汽集团旗下的多家车企都曾被迫停工停产,其中,一汽集团旗下车企工厂的停产时间近达一个月。 而由于汽车产业链条长且分散,除了整车厂,上下游零部件的供给能力也决定了整车厂的生产能力。受零部件短缺的影响,此前新造车势力蔚来和长城旗下的坦克汽车也曾面临停产现象。 此外,在终端经销商的调研中,由于疫情防控政策的规定,吉林、上海、山东、广东、河北等地经销商进店和成交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据流通协会调查,在全国94个城市样本中,有34个城市的经销商有闭店现象。而在这些闭店的经销商中,闭店时间在一周以上的经销商超过六成,因此4月零售销量的损失较大。 令人忧心的是,目前全国疫情仍处于多点、多源、多链的复杂局面,北京地区也进入疫情胶着的状态。从笔者在北京4S店聚集地的某汽车园的工作日走访来看,多家4S店大厅几乎没有消费者,只偶见一两位消费者与工作人员商谈,用“门可罗雀”来形容并不为过。尽管长春地区疫情转好,5月北京地区汽车零售销量也或将因疫情而受到巨大影响。 拉动消费抢损失各地密集出台促汽车销费政策 在疫情严重影响各个产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中央已经多次提及要鼓励汽车等大宗消费。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拉动消费是抢回损失的关键。 4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扩大重点领域消费,鼓励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自此揭开了各地密集出台促汽车消费政策的“序幕”。 可以看到,在促消费方式上,各地多采取发放现金补贴、以旧换新补贴以及支持展销会、汽车下乡活动等方式,其中广州和深圳还增加了购车指标。 事实上,在2020年1月疫情爆发之后,当年的2月17日,佛山成为2020年首个推出汽车消费鼓励政策的城市。在随后的3-4月,各地方也纷纷出台区域内促进汽车消费的具体举措。 乘联会数据表示,2020年3月和4月,狭义乘用车销量已体现出强势反弹的现象。到2020年5月,零售销量同比增长转为正数,为1.8%,也是自18年6月以来,零售销量同比增速首次恢复正增长的月度之一(19年6月的国五甩货因素除外)。 当然,2020年汽车消费的明显复苏,应归因于疫情整体好转,各车企相继复工,以及各地促汽车消费政策落地等多方因素的综合作用。 在崔东树看来,2022年4月销量的负增长局面主因还在于生产不足和疫情防控闭店的原因。但无论如何,此次促进汽车消费政策潮的出现,都将在全国疫情防控态势仍存巨大不确定性的背景下,激发和提振消费者们的消费信心,也或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汽车消费的增长。 疫情未止供应链不畅车市仍存巨大不确定性 可以说,长春、上海等汽车工业核心区域的严重疫情,除了对整车厂的生产供应影响巨大,也对整个供应链造成了严重的掣肘。4月,进口零部件的短缺,以及涉及长三角地区的国产零部件体系供应商无法及时供货,甚至出现完全停工、停运的现象,加之物流效率降低和运输时长的不可控,加剧了全国车企生产不畅问题的异常突出。 目前,吉林省在5月12日实现了首次无新增确诊病例,而在此前的4月14日,长春地区已经社会面“清零”,疫情发展稳中向好。至此,一汽集团及502户零部件供应商企业也已全部复工,并处于快速恢复正常运行的过程中。 但上海地区车企继供应商们仍面临着一定的复工压力。5月10日,崔东树提到,“目前上海地区产能恢复情况在50%至60%左右”。 可喜的是,上海新增感染人数正在持续下降。据5月13日发布,目前上海已经推动三批共3000多家“白名单”企业复工复产,整体复工率超过70%。 但对于汽车产业链下的供应商们而言,仍处疫情防控下的产能限制却不可避免。 以汽车零部件巨头博世为例,博世及其一级供应商虽大多为上海地区的“白名单”企业,但如果二、三级等供应商有一家未能复工,也就无法提供相关零部件。陈玉东在5月10日透露,目前博世各厂的复产产能大概在30%-75%之间,“我们的产出肯定是不足的,5月肯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而这也是大多数车企和零部件供应商在4-5月复工复产期间的“痛楚”。 对于今年车市的整体发展情况,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认为,受整体宏观经济、疫情反复、芯片短缺等影响,2022年中国车市应该难以达到年初预测同比增长5%的数据,但预计仍然将保持正增长态势,此前2021年中国汽车的总销量为2627.5万辆。他同时预测,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仍能达成500万辆同比增长47%的数据。 崔东树亦表示,“从目前来看,2022年乘用车终端零售销量或为零增长,批发销量大概可实现微增长2%左右的数据,但我们还没有正式发布,因为我们对2022年车市销量的预测数据还是比较谨慎。” 但智能电动汽车专委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务林则认为,预计2022年终端乘用车整体销量或将下滑至1900万辆以下,而在2021年,这一数字为2076.76万辆。 总结: 随着长春、上海地区的复工,5月汽车产销情况或将有所好转,但从全年来看,在多点多源多链的疫情复杂局面下,中国汽车产业仍将面临较大的产销阻力,而如何在疫情常态化下确保供应链的韧性,也将成为各大车企的“必修课”。 赞0 踩0 打赏 分享 打赏 关闭 赞赏是一种态度 1元 2元 5元 8元 10元 20元 50元 80元 100元 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