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韩国媒体《今日财经》发表文章称,中国在电动汽车电池产能上拥有不动摇的“独占鳌头”地位。中国在代表电池电芯生产能力的GWh中所占份额为77%。这也是美国打出《通胀削减法案》(IRA)这张紧急牌的背景。韩国的电动汽车电池产能为15GWh,占有率仅为1%。韩国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有LG能源解决方案、SK One、三星SDI等。
全球数据信息公司Visual Capitalist 表示,中国独占鳌头的地位将持续到2027年。由于美国实行《通胀削减法案》,中国的占有率将逐渐下降。据预测,世界锂离子生产能力在今后5年内将增加8倍左右。
中国拥有近900GWh的电池生产设施,占全球制造容量的77%。全球10大电池制造商中有6家是中国企业。中国在电池市场占据优势的背景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电动汽车供应链的垂直整合,从金属开采到电动汽车生产。截至2021年,中国电动汽车的普及非常活跃,占全球电动汽车销量的52%。
波兰位居第二,产能不到中国的十分之一。此外,LG能源解决方案公司正在波兰的弗罗茨瓦夫附近建设工厂,这是欧洲最大规模,也是世界最大规模的电池工厂。总体而言,欧洲国家在2022年占全球电池制造能力的14%。
可以说,至少在电池领域,全世界实际上都必须依赖中国。美国也是锂离子发电大国之一,去年在中西部和南部已经启动了八家电池工厂。
预计5年后中国的占有率将降至69%,下降8个百分点。另一方面,美国和德国的占有率预计将分别翻一番,达到10%和6%。
美国计划在未来5年内将电池生产设施增加10倍以上,抢夺电池产能。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的电动汽车税额减免主要内容是,对用国产材料制造的电动汽车进行补偿,以奖励电池制造。除了福特、通用汽车外,丰田、SK On、LG能源解决方案等亚洲企业最近几个月也宣布了对美国电池制造的投资计划。
欧洲将在2027年拥有电池生产排名前10的国家中的6个。欧洲现在和未来的电池工厂有德国的大众、中国的宁德时代、韩国的SK On等国内外企业的混合体。
尽管如此,撇开北美和欧洲的增长势头,中国独占鳌头的表现是无与伦比的。电池制造很重要,但只是拼图中的一块。锂、电解质、隔膜、正极、负极等构成电池的大部分部件和金属主要来自中国。因此,对抗中国的高市场支配力需要相当大的费用。据彭博社报道,到2030年,美国和欧洲必须分别承担870亿美元和1020亿美元的投资,才能以完整的本地供应链满足自身电池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