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 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势不可挡

2015/6/15 中国汽车报 阅读:8758

『导读』当三星S6无线充电功能的广告铺天盖地而来时,汽车业也即将迎来无线充电的时代。当地时间5月23日,德国戴姆勒集团与美国高通公司宣布达成新的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发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车载移动设备无线充电技术。

 

当三星S6无线充电功能的广告铺天盖地而来时,汽车业也即将迎来无线充电的时代。当地时间5月23日,德国戴姆勒集团与美国高通公司宣布达成新的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发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车载移动设备无线充电技术。

 

■联手IT

 

据悉,戴姆勒将与高通公司的子公司高通技术公司进行合作,利用各自的优势资源共同开发多种全新技术。双方将致力于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无线充电技术的研发,以降低对充电桩的依赖,推动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市场化普及。此外,双方还将共同开发车载移动设备无线充电技术,可以让用户在驾驶汽车时对手机等移动设备进行充电,以保证这些设备的续航性能,同时让用户享受3G/4G网络服务,提升车载互联体验。

 

目前,戴姆勒与高通技术公司正在就电动汽车“无线电力传输2.0高性能项目”进行合作。通过高通Halo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WEVC),提供高性能、高功率的小型汽车套件,允许奔驰消费者为其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进行无线充电。此外,高通WiPower无线充电方案允许消费者在车内为电子设备充电。“屹立于技术前沿并继续为消费者提供无与伦比的体验是非常重要的。”戴姆勒负责研发的董事会成员托马斯·韦伯说,“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渴望与高通这样的国际领先技术公司一起探讨未来可能的合作领域。”

 

双方在联合声明中称,高通希望帮助汽车业打造集交流、便利、节能、信息娱乐及安全于一体的全新体验,而戴姆勒正在生产能体现这些要素的车型,戴姆勒与高通希望通过集合双方的汽车专业技术,为未来零排放汽车提供智能车联网,促进该行业的发展。“我们一直赞助梅赛德斯AMG车队,这次与戴姆勒公司的合作是一个自然延伸。”高通公司董事长德里克·阿伯利说,“我们正在不断利用我们在无线充电领域的专业知识,为消费者提供轻松、便利的驾驶体验。”

 

■众车企频刷存在感

 

高通并不是戴姆勒在无线充电领域的惟一合作方。去年7月,宝马宣布已与戴姆勒签署合作协议,共同研发应用于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新一代无线感应充电技术。宝马表示,该技术未来可用于旗下的i系列电动汽车,届时充电会变得更有效、安全和方便。宝马与戴姆勒研发的无线充电系统包括两个部分:安装在汽车底盘上的副线圈和安装在地面上的主线圈,主线圈通过磁场变化向副线圈输送电能,充电功率为每小时3.6千瓦,足以在三小时内为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充满电。宝马将无线充电系统的投产作为一项中期目标,所以在短时间内还无法在现实生活中看到它。

 

此外,大众、丰田、沃尔沃、特斯拉、日产等车企也在无线充电领域频刷存在感。在刚刚闭幕的2015年CES亚洲消费电子展上,大众发布了大众高尔夫互联概念车,并称该车配备无线充电和远程遥控等全新技术。但大众并未立即将无线充电技术应用于量产车型,因为目前无线充电技术还面临着一些难题。无线充电标准尚不统一,造价高,对于拥有两辆电动汽车的家庭来说过于昂贵,且对于使用公共停车场的人来说也不方便。就像大众汽车工程师赫伯特·路霍尔所说的那样:“标准不统一,对于客户来说并不好。如果你的家庭或公司拥有不同的汽车,你应该不想为每辆车买一个无线充电系统吧。”因此,大众预计,到2017年前后,将无线充电装置作为旗下电动汽车的选配。

 

客户的需求将进一步决定大众何时及在何种程度上提供无线充电技术,竞争对手的策略也将影响大众的时间表。例如,去年2月,丰田宣布开发出无线充电系统,并在日本爱知县利用数辆普锐斯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开始为期一年的测试。沃尔沃的设想更为大胆,提出并测试“电气化道路系统”,即在道路中铺设电缆,当电动汽车通过时可以进行持续充电。特斯拉也正在研发能够与其旗下车型相连的无线充电技术。

 

2017年开始普及

 

当地时间5月29日,美国咨询公司IHS发布了关于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的普及预测报告。报告指出,到2020年,为车内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提供无线充电装置的汽车将猛增至1750万辆,而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方式到2017年以后会普及开来。高通业务发展和市场营销副总裁安东尼·汤姆森也表示,预计无线充电技术到2017年可应用于量产车。

 

事实上,在韩国,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已经进入百姓生活。2013年,韩国龟尾市铺设了一条长达12公里的无线充电路段,纯电动公交车行驶在路上可边开车边充电。这条公路由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的 Dong-HoCho 教授主持铺设,之后又将这个名为“OLEV”的汽车无线充电试验项目应用于更多公交车,以验证这项技术的各项指标。

 

电动汽车网版权声明:
电动汽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

电动汽车网平台热线:15658057296(微信同号) 客服微信号:ddcxqf 电动汽车网商务合作:15658057296

手机版电脑版

电动汽车网  m.cne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