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近段时间以来,有关低速电动车的讨论又活跃了起来。“让微型电动车不受歧视地生存”“应该给低速电动车一个通道,现在它已经形成四五百万台的使用规模,还有那么多生产的能力。孩子都生出来,如果它掐死,那是犯罪。”“从目前低速电动车的车身规格及其结构来看,即便是再发展十年,它的安全性也不可能达到最低的汽车标准。”
近段时间以来,有关低速电动车的讨论又活跃了起来。“让微型电动车不受歧视地生存”“应该给低速电动车一个通道,现在它已经形成四五百万台的使用规模,还有那么多生产的能力。孩子都生出来,如果它掐死,那是犯罪。”“从目前低速电动车的车身规格及其结构来看,即便是再发展十年,它的安全性也不可能达到最低的汽车标准。”
有人摇旗呐喊,呼吁给低速电动车一条生路,也有人提出反对意见,低速电动车就不应该走向市场。
支持方: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低速电动车是绿色交通工具,符合我国国情,应尽早纳入城市交通系统。对低速电动车不要硬性规定技术路线,让各个企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中国工程院士郭孔辉:从山东电动汽车看出,一出现就能在市场上长期热销,受到广大交通不便地区,特别是城镇和农村的广泛欢迎。有些缺点是发展中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但是要克服缺点,尤其应该给它规定规范的标准,允许它在发展中克服。
原机械工业部电工局局长、现任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名誉理事长、亚太电动车协会执行委员周鹤良:低速电动车没有补贴,只靠市场来推动产业前进的步伐。电动汽车的发展是一个由低到高的渐进过程,小到每个城市,大到整个社会,老百姓都有不同需求,市场有责任给予满足。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开发适应各种需求的产品就是包括我们现在的微小型短途低速电动车,并没有政策是明确规定不让干,所以现在干,我说并不违法。低速电动车正是各种需求中最广大人民群众需求的车,除了高速公路之外适应各种道路需求的车。
反对方:
清华大学电动汽车专家陈全世:在国外,低速电动汽车的质量绝不会像中国这样差,而且中国一些低速车企也可以生产与国外相媲美的低俗产品,只是由于价格与利润的单薄,这些车企仍然选择为中国消费者提供价低质次的产品,一味地追求短期效益,这些企业如果转正,那真的是谋财害命。
知名汽车评论员郎永强:实地的驾驶感受真不是一个“差”字能够形容的了的!简直就是“渣”。无论是刹车性还是操控性都不及格。在驾驶过程中唯一的想法就是:最好别让这种车上路!更何况这种车还是给没有驾驶证甚至毫无驾驶经验的老年人开的,这是对民众安全极其不负责任的表现。言辞的激烈可见一斑。
一方面,低速电动车在某些省份的蓬勃发展让业内不得不重新审视这类车型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续航里程、售后服务、铅酸电池、质量安全,这样那样的现实问题总是困扰着低速电动车的发展。我们必须坦然正视眼前的现实,低速车的发展之路从一开始就决定了必然困难重重,在这个市场中千万家企业是命运共同体和价值共同体,虽然目前没有被纳入到国家法律法规的调控治理中,我们必须要为消费者创造好的产品和服务,让低速电动车这棵幼苗在中国需求旺盛的土壤上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