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8月18日,在济南举行的山东省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联盟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刘国增正式对外公布了《2015年山东省小型电动车产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中国电动汽车网济南讯 记者 桂良)8月18日,在济南举行的山东省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联盟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刘国增正式对外公布了《2015年山东省小型电动车产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分析了山东小型电动车(或微型电动车、低速电动车)从无到有,直至迅速成长为一种产业现象的发展历程,并就目前山东省小型电动车发展的现状、问题、及未来解决对策做了一一地解读。从一份小型电动车产业发展报告中,我们又将看到怎样的齐鲁军团呢?从萌芽到一个产业的爆发式增长,山东小型电动车究竟又经历了什么?
萌芽:
政府政策支持扶正了幼苗
2009年10月23日,山东小型电动车在一夜之间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以“山东成山寨汽车制造中心,产能超十万”为题报道了山东小型电动车产销现状。报道一出,随机引发了全国性的舆论话题,一时间山东小型电动车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如果说山东的小型电动车发展与其他省市有何区别,也许最明显的一点就体现在当地省政府及行业协会一开始就采取的态度上。
记者从《报告》中获悉,面对突如其来的舆论风波,时任山东省省长姜大明及副省长王军民分别就此事作了批示要求。根据省政府的要求,山东省汽车行业协会采取了积极的态度,迅速对山东小型电动车产销情况做了专项调研。经过调研之后,山东省汽车行业协会正式对外提出“需求决定市场 创新促进发展”——关于山东省低速电动汽车发展的建议。
也许是歪打正着,山东省小型电动车并未在这场舆论风波中折翼。从当地政府批示到行业协会调研结果的形成,山东省小型电动车行业迎来新的发展阶段。风波之后,山东小型电动车迎来当地政府一拨又一拨的扶持政策。
在此之后,在山东省委、省政府的关注下,通过产业培育,行业引导,抱团发展,创新升级,山东小型电动车在产品可靠性、安全性和整体技术水平上出现了极大改观。这一时期最显著的特点是,整个产业呈现健康发展态势,并逐渐形成产业发展的先发优势。
在此之后,经过山东省汽车行业协会深入市场调研,山东省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领域出台了系列的文件,而这其中就包括《山东省四轮低速电动车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政策频出催生幼苗成长
可以说山东小型电动车发展从萌芽阶段就得到了一定的政策支持。早在2009年4月山东省发布实施了《山东省汽车工业调整振兴规划》,在这份规划中,时风集团的小型电动车生产就被纳入其中。
如果说2011年前,所有政府名义的支持还略带暧昧,那2011年山东小型电动车企业无疑是吃到一颗定心丸。2011年3月,第96次山东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纪要明确提出,低速电动汽车符合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求,具有相当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纪要同时提出在山东率先试点发展低速短程电动汽车是必要和可行的。
梳理《报告》内容不难发现,自此开始山东省从政府层面开始着手向国务院向国务院提出在山东省开展低速电动汽车试点的请示,为山东省小型电动车发展铺平道路。同年6月,山东省人民政府以鲁政呈[2011]35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申请开展低速纯电动乘用车试点工作的请示”文件,向国务院正式提出申请在山东省开展低速纯电动乘用车试点工作。在国家层面政策迟迟不明朗时,2012年8月,山东省根据地方实际,率先正式在五市、三十八个县开展小型电动车管理试点。
在试点开始后一个月左右,2012年9月,在一份“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发〔2012〕22号文件加快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实施意见”(鲁政发〔2012〕33号)中,明确提出了到2015年山东省小型电动车生产规模达到30万辆,2020年达到100万辆。而记者也在新闻发布会现场获悉,今年山东企业将预期完成这一目标。
政策扶持在山东仅仅是其中一方面,《报告》指出在省级财政上,山东对小型电动车及关键零部件研发也给予了大量的资金倾斜。一个典型的案例是,2010~2012年,山东省财政厅连续三年委托山东省汽车行业协会组织实施集中采购小型电动车。
成长:自发的行业洗牌催生行业标准
纵观山东小型电动车发展,其近几年的爆发式增长并非没有依据,梳理《报告》就不难发现这一点。当整个行业还在纠结路在何方时,齐鲁大地的小型电动车企业早已凭借抱团崛起的优势大刀阔斧地进行了行业洗牌。一次自发的行业洗牌迅速撬动了整个山东市场,甚至震撼到国内其他产销地区。
山东的行业洗牌具有强烈的行业自发性,这一点从此次《报告》中也得到了证实。2009年9月,由山东省汽车行业协会、山东汽车工程学会、山东省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与18家企业共同发起,成立了“山东省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联盟”。这次联盟的成立,直接推动了山东新能源汽车企业抱团发展。作为一个平台,此后企业借此实现了资源整合与共享,在风险面对上由过去单打独斗转向集体作战。通过合作创新,改变了山东新能源汽车产业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不足的现状,拉近了山东省在新能源汽车与国际先进水平的距离。
小型电动车发展最大的诟病是安全,安全问题追根溯源就是行业标准缺失,导致行业成分鱼龙混杂。为破解这一难题,2011年7月,山东省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联盟发布《低速电动汽车通用技术条件》。在此基础上,2014年6月,为加强行业自律,山东省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联盟标准经再次修订后,省汽车行业协会在全国率先发布了“山东省小型电动车行业标准”、“山东省小型电动车生产企业准入条件”、“关于山东省小型电动车实施车辆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等三个重要文件。
现状:
产业释放经济增长新亮点
《报告》梳理历年发展数据显示,山东小型电动车的产量已从2010年的1.82万辆,猛增到2014年的18.74万辆,五年增长了十倍。这一数据背后也伴随着一个较好的出口数据,据统计,2010年以来山东已累计出口小型电动车4万辆。而仅2015年1-7月,山东就生产小型电动车19.02万辆,同比增长54.19%。
《报告》分析称,今年山东省小型电动车产业的产销增长远远高于传统的燃油汽车增速。眼下山东正在探索一条从低端切入,通过创新驱动,不断规范和提高,发展小型电动车新兴产业的新模式。
与产销剧增相匹配的是产业规模凸显,2015年3-6月,山东省汽车行业协会对山东省小型电动车生产企业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4年底,山东共有69家小型电动车生产企业,项目总投资超过116.28亿元,产能累计达170万辆。这份调查结果提出小型电动车产业已成为山东省汽车工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新的经济增长点。
生产集中骨干企业群星荟萃
山东小型电动车发展一直有一批骨干企业在支撑,在产品研发创新、技术水平提高、行业规范管理等方面,这些企业都在行业内形成了表率,如时风、唐骏、丽驰、宝雅、泰汽等(详见中国电动汽车网《山东小型电动车骨干企业盘点》)。
骨干企业的聚集,对生产集中度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报告》内容显示,除产业规模巨大、产销增长迅速这些显著特点外,山东小型电动车行业在生产集中度上也逐年提高。具体表现为,2014年山东时风、山东唐骏、山东雷丁、德州富路、山东宝雅等五家企业共生产小型电动车14.36万辆,占联盟内22家企业总产量的78%。与2010年省内前五家企业生产12238辆,占全省总量67.5%相比,提高了10.5个百分点,生产的集中度大幅度提高。
打铁还需自身硬,与生产集中形影不离的是产品的创新升级,根据对国内外小型电动车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的研判,山东省汽车行业协会组织全省小型电动车企业开展“创新升级年”活动。从标准体系建设,完善售后服务;增强品牌意识,提高产品质量;促进整车与零部件写作发展;加强行业自律五大方面着手自身提高。
问题:山东的问题亦是全国的问题
成长的孩子必定有它的问题,此次《报告》在分析山东小型电动车问题中指出了行业中4大弊病。而记者梳理发现,这些问题虽是山东小型电动车必须解决的问题,实则也是全国小型电动车发展噬需解决的难题。
众所周知,截止目前在小型电动车管理上,国家层面并未出台法规政策和标准。小型电动车无标准,无牌无照依旧是最难解决的问题。这必将不利于小型电动车产业的规范发展,而试图通过自生自灭来过渡这个行业,显然也是不明智的行为。
其次,由于缺少行业规范,小作坊企业的涌入一方面破坏了市场秩序,价格战已经成为这样行业难以规避的阵痛;一方面影响行业健康发展,可能会出现“劣币驱良币”的现象。
再次,《报告》清醒的提出,虽然山东省在小型电动车行业具备先发优势,但缺乏核心竞争力,处在新能源汽车价值链的低端。伴随国内一批传统乘用车、摩托车企业快速进入这一领域,未来的产业竞争将更加激烈。面对后来居上者,山东的面临的只有一条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破解:
问题需要如何解决,对未来的把握至关重要,山东小型电动车未来究竟该怎么走,需要从系列问题着手,而我们也试图从《报告》中找到这些答案。
问题一:小型电动车市场前景到底有多大?
稍有留意不难发现,此次《报告》中山东明确定义了小型电动车的含义,所谓小型电动车,是指电力驱动,具有四个车轮,最高车速低于70km/h,产品未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主要在二、三城市以下限定区域路段内使用的电动车辆。
《报告》通过比较市场上现有的各类交通工具后提出,小型电动车的产品定位应该是介于低速两(三)轮交通工具与高速四轮交通工具之间的一种新的满足短途交通需求的中间型产品。与其他短途交通工具相比,小型电动车在安全性、技术水平、使用操作、用户体验上具备明显的优势。加之其能显著降低消费门槛,能保证低收入群体也能平等的消费汽车,解决出行难题。
而统计表明,我国超过70%的人口生活在中小城市、城乡结合部和广大农村,这一群体在出行上有着极强的刚性需求。目前,我国有1亿辆摩托车,2亿辆电动自行车。伴随人们交通工具升级需求的提高,小型电动车市场空间预测总需求将在1亿辆左右;在未来使用环境下,市场总需求将在2亿辆左右。
问题二:市场需求下山东企业如何突围?
就此,《报告》建议,山东需要尽快给尽快给予骨干企业“产品准入”,使之成为山东省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新的经济增长点。
就行业整体而言,山东企业要继续坚持“在发展中规范,在创新中提高”发展思路,坚持“升级、规范、淘汰”的原则,支持社会资本和具备条件的小型电动车企业按照国家《新建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要求,实现产品升级;规范省内一批小型电动车生产企业,实行产品达标和产品准入管理;淘汰一批不符合产品标准,不具备生产条件的小作坊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