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推动能源转型的德国启示

2015/10/12 江西日报 阅读:8921

『导读』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深刻变革。德国在能源转型方面的实践经验和已经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对江西实现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具有深远的启示作用。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深刻变革。德国在能源转型方面的实践经验和已经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对江西实现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具有深远的启示作用。

 

能源转型是德国推动低碳发展的重要内容。德国的能源严重依赖进口。严峻的能源形势,使德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把摆脱对进口能源的依赖作为其能源战略的重点任务,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优先选择。2010年9月,德国联邦经济和技术部在《能源方案》报告中,阐述了德国中长期能源发展思路,明确了到2050年实现能源转型的发展目标,并对可再生能源开发、电网建设等提出具体措施。此外,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也是促使德国实施能源转型战略、推行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根据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京都议定书》,德国承诺削减该国温室气体排放,形成了摆脱化石能源和核能的思路,明确制定了到205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80%至95%的目标。这表示该国将从根本上重建整个能源系统,构建一个主要基于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的社会。

 

面对能源转型的困难和挑战,按照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效并重的思路,德国进行了科学立法。其能源立法具有两条重要经验:一是以国家能源战略为指导,为能源治理目标服务;二是注重可操作性,在法律中提出具体的量化指标,以此保证法律目标的实现。比如,德国《可再生能源优先法》提出,“2020年德国可再生能源在电力消费中的占比目标为30%”;分析德国不同时期的建筑节能规范发现,其节能思想有一个清晰的脉络,即第一阶段控制建筑外围结构,第二阶段控制建筑的单位面积能耗指标,第三阶段控制建筑的整体实际原始能耗,进而控制整体能耗,这表明节能思想有阶段性的进步。

 

在能源转型战略的背景下,德国以多元化思想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取得了显著成效。德国的风力资源在欧洲算不上是最丰富的,但是经过不懈努力,目前德国已成为全球一大风电市场,其风电设备制造业全球领先。德国发展太阳能的自然条件并不优越,却在太阳能热利用和光伏发电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生物质能源领域,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该国政府就号召农民种植再生原料作物,以替代矿产资源、化工原料等。

 

德国非常重视建筑节能技术开发。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严格执行绿色建筑系列标准,采用高质量新型建筑材料和建筑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和建筑物能源利用效率,在保证建筑物室内热环境和空气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供热采暖、空调、照明、热水供应的能耗,并与可再生能源利用、保护生态平衡和改善人居环境紧密结合。具体技术措施主要包括积极利用太阳能及新风热回收系统、采用多种生态节能技术、注重对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等。

 

积极引导公众参与,也是德国推动能源转型的一大经验。为获得公众对国家能源转型政策的支持,德国联邦政府做了很多富有成效的工作。比如,作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科研工作的一个重点,德国向公众开放了在线气候变化预测图这一研究成果,便于公众观看、分析,进而提高其环保意识。德国公众也乐于参与国家低碳发展行动。当前,骑自行车已成为德国流行的低碳出行方式。

 

德国能源转型的经验对促进江西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具有重要启示。从能源资源来看,与德国一样,我省传统能源资源相对贫乏。从可再生能源资源来看,我省有一定的资源基础。据不完全统计,江西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可开发总量折合约3264.4万吨标准煤/年。其中,全省风能资源总储量约为6000万千瓦,技术可开发量约310万千瓦,年发电量62亿千瓦时,折合标准煤186万吨;江西年太阳能总辐射平均为1238千瓦时/平方米,在全国处于中下水平,属于太阳能资源可利用区;而作为我国粮食、油料的主产区,江西是全国生物质能蕴藏较丰富的省份,年可利用总量约1395万吨标准煤;江西也是我国地热资源较丰富的省份之一,已勘察的地热资源以中低温为主,适用于工业加热、建筑取暖、保健疗养和种植养殖等。江西具有能源转型要求的内在客观需要和条件。就江西而言,加速能源转型,有利于构建具有江西特色的绿色、多元、低碳的能源供应体系,有利于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增加能源供应、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是实现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必然选择。

 

从德国能源转型战略和长远目标形成的过程来看,江西应坚持一般原则、普遍规律与具体省情相结合,制定顺应趋势、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能源战略和能源政策。在实践中,可借鉴德国在能源转型中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效并重的经验以及针对可再生能源的多元化开发思想。另外,要增强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创新力和新技术研发能力,进一步提升公众对绿色崛起的认识和参与度。

电动汽车网版权声明:
电动汽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

电动汽车网平台热线:15658057296(微信同号) 客服微信号:ddcxqf 电动汽车网商务合作:15658057296

手机版电脑版

电动汽车网  m.cne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