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 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细化方案扑面而来 新能源汽车肩负转型重任

2015/11/30 中国电动汽车网 阅读:7364

『导读』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2015年版)》(以下简称“《路线图》”)于近期公布,明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信息技术、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的发展路径。

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2015年版)》(以下简称“《路线图》”)于近期公布,明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信息技术、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的发展路径。随后,《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产业 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2015年)》也先后出台,为产业发展和自主技术进步提供支撑。

 

路线图指明产业升级方向

 

根据《路线图》,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分为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三个方向,每个方向均从需求、目标出发,涵盖重点产品、关键零部件、关键共性技术,及应用示范工程、战略保障建议各环节。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付于武解读文件说:“《路线图》着眼于未来30年,在战略方向上指明发展新能源汽车与 智能汽车的同时,也兼顾汽车业现状,将节能汽车纳入规划范围,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此细则为汽车业提供整体动态指引,而非某一具体技术路线。”他称,此 次节能汽车明确重点发展混合动力车、替代燃料车,以应对2020年乘用车新车油耗优于5L/100km、2025年优于4L/100km的目标,很具现实 意义。

 

针对降低油耗、自主市场份额、发动机热效率等,《路线图》提出了多项量化指标。如至2025年,形成自主可控 完整的产业链,新能源汽车年销量300万辆,自主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达到80%以上。技术指标上,2025年乘用车汽油机热效率≥40%,燃料电池系统体 积比功率达到3kW/L。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徐向阳称,量化指标体系有利于提升企业技术研发的预见性。
对于《路线图》多次提及的自主化,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刘宗巍表示:“这充分体现了提高自主品牌竞争力,以本土企业为核心建设汽车强国的战略共识。”

突破关键共性技术为升级重点

 

关键共性核心技术的缺失已成为我国汽车业创新发展的大瓶颈,特别是关键零部件长期被国外垄断。为增强自主研发 能力,工信部日前发布《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2015年)》(下称“《指南》”),明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领域整车集成、电驱动系统、燃料电池系统等 六项共性技术要优先发展。

 

付于武告诉记者:“在《路线图》框架下,汽车行业又组织“产学研”联合起来制定了制造技术、燃料电池、动力电 池、轻量化、智能网联汽车等细分技术路线图,以攻技术关。”他称,共性技术指南列出优先发展的技术领域,有利于引导市场资源向重点领域有效聚集,为政府和 企业支持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动力系统、传动系统、轻量化等节能技术应低碳化需求而发展。《路线图》指出,2025年碳纤维等代表性轻量化 部件要占市场的20%,国产轮胎实现节油6%以上。新能源车领域,电池技术仍是要突破的关键点。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副主任宋健表示:“随着补贴政策退坡, 电动车要完全市场化,电池技术必须要有质的改变。”

 

而国内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之路显然更长,多源信息融合技术、车辆协同控制技术、数据安全及平台软件等技术均在初级阶段。此次《路线图》对智能汽车进行分级,《指南》将智能汽车列入优先发展范畴,有利于抢占智能共性技术先机。

 

多层面协同推进智能制造

 

实现汽车业的升级效能,《路线图》还在战略措施上强调建立共性基础技术研究院、搭建共性技术平台。对此,付于 武认为:“研发前瞻技术需要国家层面扶持平台建设,鼓励车企‘抱团’,毕竟企业的资金有限。”他同时称,汽车共性技术涉及汽车、新能源、电化学、汽车电子 等多学科、多行业,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因此各领域要实现跨界协同,培养复合型人才。

 

基于汽车业和信息技术的融合,刘宗巍表示:“建立智能制造众创模式,加强培育工业信息化平台软件企业和构建互 联的基础性硬件企业至关重要。”《路线图》对此也有所阐述,提出应用示范工程。付于武同时建议,车企应在《路线图》引领下,进一步确定企业的发展重点和量 化目标,并立足当下踏踏实实地工作,传统工艺和新技术两手抓。

 

除《路线图》外,我国还在抓紧完善标准体系建设,开展智能制造的试点项目及酝酿智能制造专项规划。为争取标准 上的主动权,《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公布,从智能装备和产品、工业互联网、智能工厂等七大领域初步构建标准体系。徐向阳对此表 示:“新技术与新业态进一步凸显了标准的价值,中国跟进标准建设的同时还要着力实现标准的国际化。”

 

来源:中国汽车报网

电动汽车网版权声明:
电动汽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

电动汽车网平台热线:15658057296(微信同号) 客服微信号:ddcxqf 电动汽车网商务合作:15658057296

手机版电脑版

电动汽车网  m.cne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