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断奶后,新能源汽车能否自强

2017/1/9 上海汽车报 阅读:8620

『导读』根据中汽协统计,2016年1-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40.2万辆,同比增长60.4%。2014年起步,2015年爆发,2016年,新能源汽车已不是趋势,而是现实。

互联网造车如火如荼、车联网水涨船高、无人驾驶风生水起……纵然如此,在新能源汽车持续攀升的销量面前,它们似乎都有些黯然失色。根据中汽协统计,2016年1-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40.2万辆,同比增长60.4%。2014年起步,2015年爆发,2016年,新能源汽车已不是趋势,而是现实。


a88b405bd216410dbc9cca560c8508dc_th.jpg


紧锣密鼓排兵布阵


投资布局、研发新品、调整战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火热,各大车企正紧锣密鼓地排兵布阵。


自主品牌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力军。2016年,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的战场上依旧步履坚实,不负众望地推出了诸多新能源汽车新品。比如,上汽集团旗下的插电混动B级轿车荣威e950、插电混动SUV荣威eRX5,北汽新能源旗下的纯电动SUV EX200,比亚迪旗下的插电混动紧凑型SUV比亚迪元都于2016年上市。2017年则有荣威ei6、广汽传GA6 PHEV、北汽新能源EH400等新车型值得期待。


当然,外资品牌绝不会将蛋糕拱手让人。看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和政策的风向标,外资品牌近来动作频繁,有的甚至调整了核心战略。比如,一直以油电混合车型作为未来发展核心的日系车企曾经公开表示,纯电动技术不会成为汽车的主流。但在中国政府对纯电动汽车大力扶持、国内纯电动汽车市场大热的背景下,这一观点现今出现了变化,斯巴鲁、马自达、丰田纷纷宣布了对纯电动汽车领域投资布局的计划,而且热情空前高涨。


“外来者”强势来袭


面对当下新能源汽车领域大好局面,越来越多的“外来者”开始进军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域。


2016年3月,格力电器发布公告称,其筹划以发行股票的方式收购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格力要造新能源汽车的消息闹得沸沸扬扬。该事件发展也是一波三折,公司股东大会决议不通过“造车”方案,但格力集团掌门人董明珠以个人名义投资珠海银隆,并且她还拉上了王健林的万达和刘强东的京东一起投资。


华为、乐视,如今又是格力的董明珠,看着那么多跨界者纷纷涌入新能源汽车产业,中兴通讯也开始坐不住了。日前,中兴通讯官方对外公布,已于2016年7月成功收购珠海广通客车,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


且不论这些“外来者”造车靠不靠谱,但蜂拥而至的他们却引来了担忧。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机械装备处处长吴卫在2016年第十二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警告称,中国汽车产能已经出现比较明显的结构性过剩,而短时间内各方资本大量聚集也导致新能源汽车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盲目发展和低水平建设。为了防范低水平发展,政府将严格执行2015年颁布的《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并逐步提高准入条件。短短一年时间,政府对新能源汽车建设项目的态度就从鼓励变成了严格控制。


5年“断奶”,能否自强?


纵观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近两年销量确实实现了爆发性增长,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补贴政策支撑。然而,补贴政策是一把“双刃剑”,对那些有技术、有产品的企业是很好的推动,但同时有很多不具备技术实力的企业打着新能源汽车的牌子,行着“骗补”的勾当。


2016年新年伊始,政府就开始着手调查新能源汽车“骗补”企业。同时,“骗补”风波也成了政府实施补贴退坡机制的催化剂。根据规划,政府已明确指出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补贴实施退坡机制,2020年以后,新能源汽车有可能进入无补贴时代。政府逐步退出补贴的决心已然,未来,新能源汽车终将“断奶”。


从2016年的实施情况来看,补贴退坡的杀伤力确实不小。以上海为例,2016年4月,上海发布了2016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新政显示,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可获得1万元补贴,较之前减少了2万元。同时,新政设立了额外的1.4万元补贴,但必须同时满足续航里程大于50公里、排量小于1.6L、混动工况油耗小于5.9L、油箱小于40L的条件。政策刚实施时,上海地区在售的插电混动车型中仅荣威e550符合要求,这让插电混动车型在上海的总体销售一度受到打击。不过,据预测,上汽荣威eRX5或将成为上海地区新宠车型,重新激活市场。


可见,补贴仍是刺激市场购买的主因。这不免让人担忧,现在只是退坡,将来真的“断奶”了,新能源汽车将何去何从?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不断提升自身实力,才能真正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站稳脚跟。


想充电还是难


让人担忧的问题不仅仅是没有了补贴,消费者还买不买新能源汽车,充电问题也困扰着大家。


随着外界资本的不断介入,2016年,公共充电桩是越来越多了,但能不能充上电又是另外一码事了。


北京的张先生从购买新能源汽车那天起,烦恼就接踵而来。他的手机里装了3个充电桩查找APP,兜里揣着6张充电卡,就为了充个电,而这绝非个别现象。各大厂商各自为战,公共充电桩不能互联互通,即使数量增多了,使用起来依旧不方便。


除了公共充电桩充电不便,想在家门口建个私人充电桩也不容易。以上海为例,上海的充电桩新规出台以来,虽然从制度上明确了新能源汽车企业是充电设施落地的责任主体,也厘清了用户、物业各方的权利义务,但要物业开具一张充电桩证明还是难。难以腾出固定车位、电力条件不满足等各种因素让充电桩并不受物业待见。政策从出台到落地,显然还需要一个漫长的历程。


新能源汽车一路走来,遭受过太多的质疑。如今,马路上经常能看到一辆辆新能源汽车飞驰而过,让一直以来坚持的汽车人备感欣慰。即使如今市场上依旧有很多难题待解,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正快马加鞭地前行着。何时“断奶”?何时充电不再困难?群雄逐鹿的当下,未来面对的势必是一场硬仗。


电动汽车网版权声明:
电动汽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

电动汽车网平台热线:15658057296(微信同号) 客服微信号:ddcxqf 电动汽车网商务合作:15658057296

手机版电脑版

电动汽车网  m.cne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