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上海市经信委近日发布消息称,上海2016年全年共计上牌新能源汽车45060辆;2013年至2016年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102726辆,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总量率先突破10万辆的城市,跃居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拥有量最大的城市,数量规模与欧洲新能源汽车拔尖的国家——挪威相当。
被称作“最贵铁皮”的上海私车牌照越来越难拍了。2016年度最后一次车牌拍卖中,沪牌额度为12261辆,是投放数量较多的一个月。尽管如此,近22万人参与竞拍使得竞争依然趋于白热化。据上海国拍网数据显示,当月车牌拍卖的最低成交价为88300元,平均成交价为88412元,相当于18个人竞争一张车牌,中标率仅为5.6%。从全年拍卖成交情况来看,上海车牌的价格依旧在持续走高,总体保持在85000元左右。
当一年都拍不到沪牌的人越来越多时,不少人开始为了免费沪牌而选择购买新能源汽车:上下班、市内短途能胜任,以至于上海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掀起小高潮。上海市经信委近日发布消息称,上海2016年全年共计上牌新能源汽车45060辆;2013年至2016年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102726辆,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总量率先突破10万辆的城市,跃居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拥有量最大的城市,数量规模与欧洲新能源汽车拔尖的国家——挪威相当。
“送沪牌、享补贴”、绿色出行理念的新能源车,这听上去很具吸引力,但现实是否如此完美?羊城晚报记者调查发现,充电桩问题,一直是新能源车推广的“拦路虎”。
一家充电桩制造企业的工作人员在现场演示电动车充电过程 新华社发
车主:临时车位住宅小区不允许安装充电桩
家住上海普陀区曹杨八村第一小区的陈先生在去年年底购买了一辆混合动力新能源车,并且随车赠送便捷式充电设备,即使没有充电桩,也能通过这种简易设备充电。但他向记者反映,自己所居住的小区为老式小区,根本没有固定停车位,而物业不同意在非固定停车位上安装充电桩。
说起充电,陈先生也是很无奈:“要充电的时候,我老婆要从7楼的窗户口,放下来一根绳子,系在充电插头的一端,慢慢再把插头拉上来,另一头插上空调插座,整个过程一般两个人完成要二十分钟吧。第二天早上,这个过程倒过来运转一下。”他很清楚,明知这样做的风险很大,还是选择了“飞线”充电,能抢到窗户下的车位,已很幸运。如果碰到雨天,就没办法开了。
根据2015年7月1日起实施的《上海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电动汽车生产企业对充电设施建设维护负有主体责任,应将充电设施建设维护纳入其销售服务体系,与私人用户签订销售车辆合同之前,必须自行或委托充电设施建设企业为用户在住宅小区或办公场所落实一处自用或专用充电设施。也就是说,在上海买新能源车,必须先有充电桩。
羊城晚报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部分购买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的车主,平时仍以用油为主,很少用电。陈先生表示:“小区内没有固定车位可以安装充电桩,我也不想经常从自家拉电线出来充电,所以平时基本都以用油为主,买这辆车的作用,就仅是为获取一张免费沪牌。”
买了新能源车,却只能烧油,这是很多新能源车主曾遭遇过的无奈,原因很简单:无处可充电。据首批新能源车的车主王先生表示,同样的里程,用电产生的电费不到油费的1/4,谁都明白哪一个更省,但很多车主都遇到无处充电或充电难的现实问题。
物业管理者:地面车位资源稀缺业主委员会难过关
上海瑞创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赵狄告诉记者,不同意安装充电桩的理由主要在于三个方面:一是小区增容的问题;二是充电桩安装后的安全维护问题;三是对于小区车位资源公平分配的问题。
2013年到2016年,上海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超过10万辆
赵狄表示:“在已建成小区里,停车位本来就是稀缺资源,目前除了地下车库属于专车专位,地面上的停车位都是先到先得,怎么安装私人充电桩?其他车主就会有意见,物业没法平衡。”此外,安装充电桩后的安全维护问题,也是物业不得不提前考虑的。“现在提出安装充电桩的车主还少,如果安装了,物业的电容也还可以负担,但如果以后电动汽车用户越来越多,物业就要向供电局申请增容,这部分费用又要怎么核算?”赵狄对此也提出了疑问。
据了解,即便是有固定车位的小区,申请者在物业处也时常遇到阻碍,背后是卡在了业委会这关。赵狄表示,小区物业其实是业主委员会聘请的管理公司,只有物业管理权,所以,即便物业“松”了口,还是要征求业委会的意见。“虽然小区的居民大多数听说过电动汽车,但对它并不真正了解,因此对充电桩的疑问也五花八门”。
交通运输工程专家、同济大学教授杨东援曾表示,在购买新能源汽车之前必须首先落实可以安装充电桩的停车位,新规的这项要求是合理的,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部分与车相配的充电桩的安装,只是解决了买车问题,却不能使用。“事实上,在国外很多地方,必须有停车位才能买车,而上海目前是通过拍牌来进行控制的”。
新能源车发展倒逼充电桩建设提速
据记者调查,尽管越来越多的新能源车号称“给个插头就能充电”,但恰恰这个插头在停车场里是个稀罕物。公共充电桩设施目前在上海市各类停车场内的普及率还比较低,类似加油站概念的充电站也还处于纸面状态。
业内人士罗勇认为,充电不方便正成为左右新能源车主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最大障碍,在纯电动汽车逐步解决续航里程短问题的同时,确保充电设施同步跟进,正成为决定新能源汽车市场能否大发展的关键因素。
对此,上海的充电桩建设也在继续提速。据《上海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专项规划》要求,至2020年,上海市充电桩运营服务规模超过21万个,基本满足26万辆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服务需求。其中,公务、租赁、私人小客车自、专用充电桩不少于17.5万个,满足用户基本充电需求;公共充电桩不少于2.8万个(公共充电站不少于130个),满足用户临时补电需求;公交、物流、环卫、客车专用充电桩不少于0.77万个,建成有充电功能的公交停车场68座,满足行业的基本充电需求。
《规划》提出,原则新建住宅充电泊位,应按照总停车位100%建设或预留安装条件。对于已建地块,鼓励物业联合充电设施建设运营商根据实际需求建设充电设施。对于小区内可能出现的一桩多车情况,鼓励通过充电泊位分时共享等方式,满足多辆新能源乘用车的充电需求。对部分实施条件困难的居住区,应积极在地块周边1公里范围内发展公共充电设施,满足居民的充电需求。
此外,上海市交通委等职能管理部门将鼓励引导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有序发展,支持成立“上海市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企业联盟”,由联盟牵头筹建全市统一的分时租赁服务平台,目标到2020年,全市分时租赁服务网点超过6000个,纯电动车超过两万辆,提供用户良好使用体验。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羊城晚报记者:“上海的公共充电桩数量直接决定了新能源车的使用方便程度,进而影响到车辆投入的数量,甚至在私家车的推广上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很多风投资金都在观望,他们已经投给了自行车,却还不敢投到新能源车上。”该位业内人士认为:“公共充电桩的建设,既要靠政府在政策、法规等层面的推广和保障,也靠社会各方在资金上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