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北京时间7月5日下午,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以及奔驰母公司戴姆勒集团董事会成员、戴姆勒大中华区业务负责人唐仕凯在德国柏林签署了新的框架协议。协议显示,双方将共同投资50亿元人民币,在北京奔驰建立纯电动车生产基地及动力电池工厂,来生产梅赛德斯-奔驰品牌的纯电动车产品。这已经不是戴姆勒第一次入股北汽集团旗下企业。早在2013年,戴姆勒就投资占股达12%,成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而戴姆勒也由此成为首家入股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商的外资汽车企业。
北京时间7月5日下午,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以及奔驰母公司戴姆勒集团董事会成员、戴姆勒大中华区业务负责人唐仕凯在德国柏林签署了新的框架协议。协议显示,双方将共同投资50亿元人民币,在北京奔驰建立纯电动车生产基地及动力电池工厂,来生产梅赛德斯-奔驰品牌的纯电动车产品。这已经不是戴姆勒第一次入股北汽集团旗下企业。早在2013年,戴姆勒就投资占股达12%,成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而戴姆勒也由此成为首家入股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商的外资汽车企业。
根据双方意向,2020年戴姆勒集团和北汽集团将在北京奔驰投产纯电动车,为此双方共同注资,建立纯电动车生产基地,开展动力电池的本土生产和研发,并采用国产电芯。同时官方表示,该生产基地将结合最先进的工业4.0生产标准、设备及技术。此外,梅赛德斯-奔驰计划在2022年推出10余款纯电动车产品。到2025年,新能源车型将占梅赛德斯-奔驰全球销量的15%至25%。
这预示着,奔驰EQ电动车最新平台将落户北京奔驰。根据奔驰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提交的信息来看,奔驰EQ车型将匹配奔驰现有车系,如EQ A对应的车型是奔驰A级车,EQ C对应奔驰C级车,以此类推。
双方的合作一方面推动了戴姆勒在华新能源领域的布局,另外则为北汽新能源补足了相对欠缺的品牌力短板。北汽集团是国内最早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企业之一,其纯电动车已连续四年蝉联国内市场销量冠军。据悉,北汽新能源正在进行上市前的B轮融资,其准备在2018年冲刺IPO。
戴姆勒与北汽新能源此番结缘,不由让人想起这家德国豪华车领头企业先前和比亚迪的合作。2010年,比亚迪和戴姆勒双方各持股50%成立合资公司——腾势新能源(曾用名:戴姆勒新技术),双方旨在新能源领域展开深入合作。然而在成立的8年时间里,这家既有电池生产出身的比亚迪撑腰,又有奔驰豪华“基因”的新品牌处境却每况愈下:2015年,腾势全年销量2888辆,相距原先制定的3000辆的销售目标并不算太大。2016年,腾势将全年销量目标大幅提升至6000辆,但当年只实际交付2287辆新车,甚至不如2015年。直到今年一季度,腾势颓势尽显,前三个月仅实现销量323台,其中一月份销量为零,二月销量73辆,三月250辆。
另一方面,腾势的产品力却是毋庸置疑的。不管是比亚迪负责的三电系统还是戴姆勒把控的品质方面,腾势在各路媒体和消费者中的口碑都非常出色。导致其销量表现不加的原因,除了售价偏高外,另一大主要因素就是其品牌力不足,尤其是作为新生品牌出现在发展初期的新能源领域当中,使得用户很难接受这一“高价”却陌生的纯电动汽车。
点评:其实中国市场对汽车新生品牌一向是不够友好的,观致就是非常明显的一个例子。吉利的领克、长城的WEY、众泰的君马都无法避免的需要面对这一难题,如何快速的把品牌影响力做大、做好是一个品牌能否成功的关键,比如硬把自己塞进德国BBA队伍的北汽福田“德国宝沃”。
回到正题,戴姆勒之所以在腾势仍处于亏损状态下,继续与北汽合作,笔者认为更多的是考虑政策层面的利益。毕竟相比技术大佬比亚迪,北汽在纯电动领域几乎毫无优势可言,其新的合资公司产品定位将会比腾势更加尴尬,要实现短期盈利势必要走廉价电动车路线,但一来是技术本身的研发费用高昂,其次这对于极其强调品牌调性的豪华车品牌奔驰来说,几乎是无法逾越的最后“底线”。
为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发展进程,建立用户、运营商、整车企业、配套商之间更加紧密的联系,7月29日,全国新能源汽车运营产业联盟成立仪式将在浙江杭州举行。
会议同期还将召开2017中国绿色物流供应链产业高峰论坛。邀请全产业链的优秀代表,共同探讨新的背景和形势下,新能源物流车产业如何面对补贴退坡等带来的压力和挑战?如何更好地发挥新能源物流车在城市配送中的优势和地位?如何处理好好整车企业、运营商、终端用户之间的关系?
扫下方二维码,了解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