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特斯拉作为电动汽车的龙头老大,在中国销量骤减!
2018年以来,中国传统燃油汽车遭遇最冷寒冬,或迎来三十年来销量第一次下跌。而电动汽车像汽车市场的一棵独苗,热度不减,销量持续上升。而特斯拉作为电动汽车的龙头老大,在中国市场表现却不尽人意,销量骤减。
销量爆冷,昔日王者不在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之一,中国市场在多数车企全球销量中往往占比最高,因此各大车企对中国市场都是非常看重的。特斯拉也不例外,但据外媒消息,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仅占其全球销量的4.4%,而传统燃油汽车大佬“BBA”中国市场销量占比高达3~5成。
特斯拉在中国市场销量爆冷,根据乘联会公布数据,特斯拉第三季度在国内市场销量下跌37%,其中10月销量仅211台,暴跌70%,其中Modle S仅卖出50辆,下跌82%,Modle X仅卖出161台,下跌62%,特斯拉不再是昔日的王者。
价格波动,信任打折
中美贸易战愈演愈烈,关税相比从前进一步提升,高达40%,为了减少损失,特斯拉不得不提高中国市场投入车型的售价,其中Modle X最低售价97.57万元起,Modle S售价88.76万元起,Modle 3售价58.8万元起,三款车型平均增幅高达20%。
如此高昂的售价让许多中国消费者望而却步。11月22日起,为了挽回中国市场的销量,特斯拉决定自己承担更多的关税,降低售价。其中Modle X售价降至86.18万元,Modle S降至78.29万元,Modle 3也降至48.8万元左右,降幅达12%~26%。
这是特斯拉在中国售价第二次下调,今年5月,国家财务部宣布国内进口车关税由25%下调至15%,特斯拉在短时间内对售价进行了调整,三款车型降价最高达到9万元。
也就是说,特斯拉在一年内价格变动了三次,多次的价格调整让消费者开始观望,毕竟中国消费者对于价格大多还是很敏感的,谁也不知道特斯拉价格会不会再次调整。
合资、自主,多方角逐
电动汽车的发展是大势所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选择电动汽车,因此,越来越多的传统汽车制造商也开始投入电动汽车的生产。汽车三巨头“BBA”旗下的纯电动汽车陆续亮相,实现量产也仅仅是时间问题。
9月4日,奔驰发布了首款纯电SUV EQC,新车将于明年年度入华销售。据悉,在戴姆勒的计划中,截止2022年,将发布至少10款纯电车型,截止2020年,电动车型销量占比将达到25%。
在今年北京车展上,宝马推出了首款纯电车型iX3,新车预计将于2020年以国产形式进入中国市场,iX3只是宝马在纯电市场的初步尝试,后续还将会推出25款电动车型。除了奔驰、宝马,奥迪也将在2020年推出7款电动车型,加入电动车市场角逐。
特斯拉要面临的不仅仅是全球传统车企的挑战,来自中国本土的品牌也将打来不小的压力。目前国内主流新能源汽车品牌销量普遍呈上升趋势,比亚迪、、北汽、长安以及吉利等传统车企先后推出了电动车型,并且都有不错的市场表现。
而新兴的新能源造车也正在势头上,早已脱离“PPT造车”的蔚来热度不减,销量呈上涨趋势,而小鹏、威马等完成落地车企也开启了量产计划,交付在即。相比合资品牌,自主品牌最大的优势在于价格,不管是在中低端市场,还是高端市场,特斯拉都会比较尴尬。
市场大环境,插混或超纯电
在中国,纯电动汽车的使用环境并不是特别成熟,愿意购买纯电动汽车的消费者大多来自配套设施相对完善的一、二线城市。但真实情况是,即便在发达的一线城市,纯电动汽车也经常被诟病,续航不够、充电时间长、充电难等等,槽点真心不少,还多了一个“电动爹”的绰号。
纯电动汽车在中国销量上涨很大程度上有政策推动的影响,尤其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一方面有不错的政策补贴,另一方面还有严酷的限号政策,一块车牌最高可卖到10万,而纯电汽车的绿色车牌是免费的,因此纯电汽车销量上涨并不算奇怪。
但毕竟限号的是少部分地区,特斯拉主打纯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虽然用车成本够低,槽点不少,而插电式混合动力不仅满足使用成本低,并且几乎没有纯电动汽车的短板,那干嘛不选择插混?
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插混,插混销量快速增长,相比去年,今年上半年插混销量增长了近一倍,所占新能源汽车销售比增长至32%,纯电动汽车销量则出现降温。
写在最后:
综上所述,特斯拉销量爆冷并不意外,各大传统车企已经开始进军新能源汽车市场,特斯拉面对的市场竞争越发激烈。降低售价无疑是提升销量,扩大市场覆盖面积的一剂良药,而实现国产化又是降低售价的有效办法之一。
早在2018年7月,特斯拉正式敲定在上海独资建厂,3个月内拿到建厂用地,面积超1200亩,投资约20亿美元,可见特斯拉对国产化的重视。据悉,特斯拉在国内投产的主要为Modle 3和Modle Y,目标产量为25万辆,届时,特斯拉的售价将会降低,更加亲民。
不得不说,特斯拉旗下的车型不管是质量还是性能都很优秀,在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下,特斯拉将何去何从,值得我们祈祷期待。
免责声明:本文旨在交流行业信息与研究经验,不作商业用途。在任何情况下,本文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跟我们联系!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或和支持其观点。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所有解释权。